心闻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心闻资讯 国内心闻

织围脖,如何面对口水攻击?

信息来源:开云官方平台app发布日期:2013-10-08浏览次数:

【导读】 心理医生将在微博上急于宣泄出来的谩骂解释为“退行”,即人们的心理功能退回到早期的阶段中去——人们让自己退行到一个更为幼稚的状态中,这会让人感觉舒服。

  口水攻击,愤怒的子弹

  坐拥82万微博粉丝的社科院教授于建嵘,曾在家中的客厅跟他的学生讲微博和博客的区别:“博客像是贴了大字报,你愿意来看就看,微博则像一份小报纸,直接送到你家门口。”

  这份具有直接推送功能的小报,充满着作为“自媒体”的诱惑,有广为流行的段子为证: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比是本内刊;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亿,你就是CCTV了!

  有关注度的地方,就有影响力,也有乌泱泱的口水。这些来自他者的口水,有时听上去并不那么入耳,甚至刺耳之极。

  任志强的一条评论“不摘掉战争优先的帽子,岂有改革的30年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别再退回到以国家的名义牺牲国民的利益的老路上去。”回复中很多骂他的,像“你懂个屁,滚一边卖楼去吧”“汉奸,祸国殃民”等等。

  被喷口水的不仅仅是大众名人。但凡较多发表观点者,都难免有随时被口水淹没的风险。一个跑电影圈的记者,会习惯性地在微博上发送她对明星们的贴身评价,一旦她对明星稍有微词,其粉丝们就会冒出来劈头盖脸地大骂。

  在微博上,因为加V认证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俨然打破了“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理论。加V的真实身份,有时候就像一个靶子,发表言论时稍不留神就会招来愤怒的子弹。

  退行效应

  微博客们随时可以看到充斥着有关“性格的,长相的,下半身的,疾病的”等各种无底线的骂词。

  指摘他者发微博的风格的。譬如看到明星每天发美图,便会凑上去说两句:你怎么这么没深度?看到学者每天发理论性文字,又会发出话来:你怎么这么严肃,不能轻松点么?

  对他者言论断章取义的。专栏作家及社论作者熊培云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得了随时可以言说的工具,他们急于表达,而不是倾听。他们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宣泄的渠道。”

  出于性别歧视的。女作家陈岚在微博上发出的关于历史、政治问题的言论,就会有男性悍然跳出来说,你一个女人,谈什么历史、政治。“难道我只能关注时装和小孩?”陈岚说,女性博主在网络上更容易遭遇攻击,“‘问候’的时候,不是更容易问候女性家属吗?”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医生姬雪松将这些在微博上急于宣泄出来的谩骂解释为“退行”,即人们的心理功能退回到早期的阶段中去——人们让自己退行到一个更为幼稚的状态中,这会让人感觉舒服。就像“大人和小孩在一起,有时小孩会莫名其妙地咣当一脚、扔个东西到你身上,如果你期待孩子以一种成人的方式对待你,那就NO WAY。

  匿名下的人们往往会变成小孩子,不想为自己负责任,赤裸裸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意味着遭遇微博攻击后的困扰来自混淆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并且用现实世界的规则去衡量网络世界。”

  人潜藏在电脑之后,就像人安坐在车体之内。哪怕加V的非匿名者,也难掩“退行”之态。换个角度说,“攻击是人性的一部分,正视这一点,并且某种程度上允许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在一个非常基础的层面上表明——人性受到尊重和保护。”姬雪松说。

  如何面对口水攻击?

  微博上,人们的心理退行状态,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个现实问题:我该如何面对口水攻击?

婚姻家庭咨询师孙浩也是活跃的微博用户,她认为:面对微博攻击,“需要建立每个人的心理边界”。中国人普遍没有心理距离和心理边界感,这就造成很容易在意别人的评论戳自己的伤疤。“当你有心理边界时,你才能够从攻击中抽离出来,看到自己的内心以及对方的渴求、目的和想法。”

  在孙浩看来,有时人们所在意的谩骂,恰恰勾起了一个人的“心理伤痕”:“这个伤痕不能动,一旦有人去揭这个伤,就会在意。此时,更多的是该向内找,找自己为什么获得这个伤痕,之后外界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有负面情绪出来。”

  与此同时,孙浩饶有兴致地观察起各类攻击者:有人通过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这是其获得价值感的方式;有人骂脏字,可见学习骂人是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有人是发自善意的批评,那可以把这些批评理解为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

  对各类人孙浩采取了各种应对方式:“对待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人,别太在意,不然你会被他无止境地带进去;说脏话的人,不过是他的成长经验,那些脏字与我无关;而那些善意的批评,我会去接受并感谢。”(来源:心理月刊 作者:文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