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心理百科 心理知识

【心理知识】15年发展,为何中国心理咨询行业仍是早上7、8点的太阳

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19-10-10浏览次数:

说起“心理咨询”你会想到什么?是《爱情公寓》中用一块怀表晃倒吕子乔的心理医生,还是《催眠大师》中假扮病人,实则治疗徐峥的莫文蔚?从张国荣到崔永元,从林奕含到乔任梁,从汶川地震到天津爆炸,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于是,“心理咨询”这件事也被不断提起。

一听说“我是学心理学的”,人们马上就会来一句:“厉害厉害,现在的人都特别需要心理咨询。”但真正的心理咨询,却一直蒙着一层纱,不被大众所理解和认识。在网上看到某个网友diss说:“花了几百块钱,结果从头到尾都是我在说,咨询师就问了几个问题,啥建议都没给,还不如我跟哥们唠嗑呢,起码人家还能开导我几句。”

在大众眼里:心理学=思考人生 心理咨询=找人开导人生

思考人生谁不会?还用花钱去学?

先来说说“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史。官方视角下的“心理咨询”起源于2001年4月,当时原劳动部(2008年3月劳动部与人事部合并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简称的“人社部”)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2002年起,全国统一的职业鉴定考试正式开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

所以,从性质上看,大家认识的“国家X级咨询师”,是一种职业资格制度下的认证体系。可是2017年9月12日,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这项历时15年的职业资格“英年早逝”,至此,这15年来拿到这项职业资格的存量“国家X级咨询师”大约110万人。

但是,在我国近期公布的最紧缺人才榜中,心理咨询师依然以第八位名列前茅。在业内人的眼里,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为什么大众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日俱增,15年的职业资格认证积累了如此多的存量心理咨询师,到今天,这个行业却仍只是早上7、8点钟的太阳呢?

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真实需求大,但消费需求不足(太贵)


据中国卫生部的资料,中国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已高达 1600 万,占总人口的 1.23%。根据预测,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各类心理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2020年心理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 也就是说,理论上国内的心理咨询需求量巨大,但这些人群却没有成为“心理咨询”的消费者。原因在于:正规的“心理咨询”对于人们来说,还是太贵了。昂贵的心理健康服务,让中国的互联网上出现了非常魔幻的现象,在多家搜索引擎中,关键词“心理咨询”最多的去向词为:“在线心理咨询免费”也就是,人们搜着“心理咨询”却发现——它太贵了,于是人们只得找找有没有免费的了。


二、媒体误导,污名化严重


和考证时代几乎同步开启的,是官方媒体对“心理咨询”的普及。2004年底,CCTV12一档全国首次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节目《心理访谈》开播。直到今天,这档节目已经播出了15个年头。可是就是这样一档官方普及“心理咨询”的电视节目,也免不了出现误导大众,做出有悖心理咨询基本伦理的事情。在2012年12月25日的这期名为《穿裙子的男孩》的节目中,“心理专家”和评论席的“专家”对跨性别来访者进行的“咨询”可谓是侮辱和批斗,这是对LGBT群体的公然侮辱。一行为引发了心理咨询行业众多业内人士的反感,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注册系统发文严厉谴责。官方媒体如此,大众媒体更是重灾区。《心理访谈》虽然有诸多弊病,但大体上基本展示了“心理咨询”的要素。但是,大众传媒与影视作品中的心理咨询更是被妖魔化了。


三、消失的心理咨询师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手机见识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声音都被放大。可是“心理咨询”行业的声音,却丝毫没有被放大。 心理咨询师在这个时代“隐匿”了起来,源于两个理由:

1. 心理咨询收入低,甚至无法成为一项养家糊口的职业选择。

虽然中国有100多万持证咨询师,但是真正在做这件事的人可能连1/10不到。并且能够坚持把它当做职业去做的人并不多(除了在学校、医院等体制内)。原因正是,心理咨询无法成为一项养家糊口的职业选择。在壹心理发布的《2016中国心理咨询师生存现状报告》中显示,从事心理咨询的人群中,全职比例仅占38%。这些咨询师主要分布于一线城市,而他们在从业3-5年后,仍有45%的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有18.3%的人收入在3-5万元。我们反观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在2015年美国心理协会劳动研究中心发布了《美国心理从业人员收入报告》,该报告显示,全美心理学从业者的收入中位数为85,000美元,80.1%的从业者年收入超过6万美元。而同年,全美人均收入在55,000美元左右。也就是,绝大部分心理学从业者收入高于平均。在美国,从事心理咨询行业,是高收入人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此低的收入,注定难以汇集人才,造成恶性循环。

2. 心理咨询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从业者在表达自我这件事上,要“保持节制”。在社交场合下,你可能很少遇到这样的人:第一次见面就对你破口大骂,一个眼神就确信你对ta有恶意。但心理咨询师们却常常要面对这样的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的友善会被歪曲,对问题的关心也能被误解为攻击。这在心理咨询中叫做「投射」,也就是人们常常基于自己的愿望和情感,来解释你的行为和表达;这些带来误解的「投射」会阻碍心理咨询的工作。如果咨询师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声音,则可能会有更多人产生「投射」。这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对心理咨询的求助者是不利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温饱不再是问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变得越来越重要。物质的富足让人们迷失在收入陷阱中,于是精神的富足必然会成为下一个十年国民生活的重要议题。我们的精神追求,路在何方?心理学、心理咨询将肩负起重要使命。未来十年,我们的心理咨询行业将会如何?(转载自壹心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