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专题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生专题 心理适应

大一新生开学“第一课”,各种适应挑战

信息来源:开云官方平台app发布日期:2015-09-07浏览次数:

8月底9月初,各大高校陆续迎来了新一轮的入学季。刚刚经历了高考磨练的青春学子,又将踏上新的旅程,开始新的学习生涯。那么,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融入大学生活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又要如何寻找合适的处理方法呢?记者连线高校师生,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为大学新生带来适应大学小妙招。希望对刚入学的你提供一些参考。

连线辅导员

迎新生,线上线下相结合

每年的开学季,高校都会注入一批“新鲜血液”。为使新生尽快了解学校生活、融入校园环境,各高校官方平台和校园组织通过多途径构建了大家互帮互助的交流平台。据华东师范大学一名辅导员介绍,在开学前,学生党校已经号召学生党员组成三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1、新生引导服务队,包括负责新生入学当天为新生提供校园全覆盖引导服务的校园接引组和负责在微信平台上即时答疑学生问题的网络信息组;2、新生安全巡逻队,包括巡视组和巡逻组,第一时间防范并报告各类诈骗、安全突发事件,做好新生各类涉及经济的业务指导,避免上当受骗;3、院系服务队,帮助院系团学组织迎新生,提供助力。我校同样在进行。

而在同济大学,校园微信平台也已经在8月份就陆陆续续发布了各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信息,不仅送上新生寄语,而且建立了15级新生群,新生可以尽情与同级同学、学长学姐进行交流学习。

最突出的问题首先暴露在“寝室”

在学生的大学期间,陪伴学生最多的除了同学可能就是辅导员了,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尤其如此。新生刚入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上最突出的问题会暴露在寝室里,男生和女生寝室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方面,大家来自天南海北,生活习惯不同,性格不同;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比较养尊处优。新生刚来到陌生的环境,有着诸多的不适应,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寝室矛盾。据了解,几点关灯、几点睡觉、要不要放音乐等这些小细节都有可能会成为寝室生活中的小摩擦,而小矛盾积累起来就会扩大成大冲突。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互相沟通交流,相互包容是必不可少的。

辅导员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作好生涯规划。这里并不是说大一一进来就要确定自己的目标,而是要有这种长远的意识。辅导员,对于学生来说亦师亦友,既要有师长的威严,又要让学生觉得有亲和力,这对于辅导员为人处世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连线学长

外地新生,语言和饮食是大问题

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生来说,这两点成为了生活困扰的大问题。学长建议学弟学妹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新的环境,比如可以品尝到更多种类的美食,可以学会更多有趣的语言。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学习,尽可能地抓住机会多多尝试,就会发现自己的巨大进步。

新生开学也是各种社团“招新季”

新生开学季,也是学生会、团学联和社团招新的季节。学长建议学弟学妹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例如在高中时期就对书法感兴趣,在大学的期间就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在学生工作方面,则可以通过学生会或者团学联等组织,遇到很多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到的好同学,并且能够在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当然,对于如何锻炼自己,学长第一点心得就是不要偷懒也不要示弱。在活动任务分配时,不能因为偷懒一直选择最简单的任务,而要尽可能的学习自己不擅长的。这样时间久了,才会不断地弥补自己的弱点,丰富自己的羽翼,才能够在独立承办活动时做到全方位的了解和把控。

另外,在实践活动中关注社会实践部分,尽可能地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体验志愿者活动。一方面,这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如做博物馆的志愿者和作为游客去参观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另一方面,担任外来务工子女或留守儿童的志愿老师,会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连线学科老师

部分学校设置学导制和导师制助力学生调整

对于不同类型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因为环境的不同,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各有迥异的。概括来讲,就是一个生活适应的问题,而学生应该从心理上接受这种不适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胡耀宗认为,从中学到大学,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学生的这种不适应是正常的,而学生应该学会逐渐调整自己,提高自己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

在学业方面,胡耀宗老师指出,新生入学要尽快确立新目标,克服松懈情绪,提高学习兴趣,保持好奇心。高中面临高考升学压力,学生创造性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而大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大一新生较容易产生懒惰心理,缺乏目标性。这种情况下,多和学长学姐交流学习,向老师求教咨询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现在部分学校已经设置了类似的“学导制”和“导师制”:“学导”即高一届的学长或者学姐,会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生活,了解专业学习安排等;“导师”即本专业的任课老师,不仅仅会回答学生学习上的疑惑,更会帮助新生建立长远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意识,并在其中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大学不是职业训练场,学生应多途径发展自身能力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学生可能是如愿以偿进入了心仪的专业,而有的学生则更有可能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那么,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如何才能够尽快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获得更好的学业发展呢?

胡耀宗老师指出,对于新生来说,不应该纠结于对专业的喜好而踟蹰不前。一方面,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不是职业训练场,学生应该多途径了解自己学习的专业并按照兴趣发展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未来的就业而言,真正的就业形势是需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而市场又是不断变化的。

另外,很多新生刚进入大学,对老师依然保持着高中时期的态度:尊敬并远离。实际上,亦师亦友的关系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情感上来说,老师都会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大学老师的科研任务较重,就需要学生相对主动一些,多和老师沟通交流。

胡耀宗老师强调,大学最基本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能力、对情势的判断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是必要的。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学生要学会坚持自我,保持自己的“初心”不断学习,才能够实实在在地获得长远的发展。(转摘:新闻晨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