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闻播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心闻播报 心闻播报

同伴对青少年的特殊影响

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0-10浏览次数:

对于青少年来说, 与同伴的社交互动是其社会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Lam et al., 2014), 研究表明, 学龄前儿童更倾向于向权威(可靠、知识渊博或地位高的成人)而非同伴学习(Mills et al., 2011), 而青少年可能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非成人(Ruggeri et al., 2018)。

以往关于冒险行为的研究大多发现了同伴对青少年影响的特异性(Knoll et al., 2015), 即青少年更倾向于根据同伴的决策或建议而非成人的建议做出相应改变。而在亲社会领域, Ruggeri 等人(2018)发现, 12 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同伴而非成人的影响, 并且在考虑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新加坡青少年比意大利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

青少年所受到的同伴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 在集体主义和保守主义高、自主性低的社会中, 个体表现出更高的从众水平(Bond & Smith, 1996)。研究者认为, 目前人们对同伴影响中的文化和种族差异知之甚少(Chen et al., 2018; Laursen & Veenstra, 2023), 几乎所有关于同伴影响的研究都来自北美或欧洲的样本, 迫切需要在非西方国家进行研究(Laursen & Veenstra, 2023)。

并非所有的文化都在同样程度上强调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同伴影响可能因文化而异。相比集体主义文化,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同伴对儿童的自我价值有更显著的影响(Chen & French, 2008)。

北美儿童和青少年维系友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同伴的赞美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而在以群体或集体为导向的社会中, 如中国(Chen et al., 2004)和印度尼西亚(French et al., 2005)等国家与地区, 同伴提供的工具性帮助(如, 社会适应性行为、学业等方面)对儿童和青少年更重要。因此, 在中国青少年人群中探讨同伴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否具有文化特异性或跨文化的一致性是具有理论意义的。

此外, 中国文化对儿童顺从的要求较高, 在中国等东亚文化中, 孩子们通常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如何遵守父母或权威的要求, 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标准(Chen et al., 2018)。

(转载:心理学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