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闻播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心闻播报 心闻播报

“前后左右”还是“东南西北”?

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3-04浏览次数:

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寻路时很多人经常会使用不同的空间参照指路,比如“东南西北”或“前后左右”,而当采用两种不同空间参照的人相互问路时,于是就陷入了对方制造的空间迷宫......

今天,我们将穿越南北方的空间迷宫,揭开他们在大尺度空间定向任务上存在差异的神秘面纱,看看为何南北方人的空间参照会如此微妙的不同。

南北方人空间参照框架的分歧,其实深植于中国南北方独特的地形、语言和文化之中,给人们的大尺度空间定向能力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变数。

北方多为平原地区,房屋以往大多是坐北朝南,也就逐渐发展出了使用“东南西北”指路的习惯。北方文化对相对位置关系的强调,他们更注重外部元素的空间排列。当北方人在城市中行走时,他们似乎会将周围的建筑物、标志物视为一张立体的“地标地图”,从而实现高效导航。

南方的城市路况则更为复杂,很少有四方四正的城市规划,在重庆甚至还需要用“垂直上下”的立体方位感。因此南方人更倾向于通过与自身相关的参照点来进行导航,如个体位置、身体方向等。这种自我中心的导航方式在城市环境中特别有优势,因为它使得南方人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

加之北方自古多晴天,想要使用太阳来判定东南西北等也更靠谱,但南方阴雨连绵,常有时看不到太阳,利用太阳等外界物理指示来定位更是难上加难。

特殊的地形文化等塑造了南北方不同的空间参照系偏好。根据参照物不同,将空间参照划分为自我中心和环境中心两种。在自我中心参照系中,个体以自己身体为参照物对物体位置及其空间关系进行表征;而在环境中心参照系中,个体以外部地表或环境特征作为参照物,空间方位信息并不因个体自身位置变化而改变,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空间信息。长期对某一空间参照系的持续激活可以形成对该空间参照系的使用偏好,从而促进空间认知行为绩效。

北方人的大脑在处理空间信息时更活跃于处理外部地标和环境特征,而南方人则在处理与个体位置、身体方向相关的信息时表现更为出色。本研究采用基于环境中心参照的回溯任务和基于自我中心参照的重走任务发现,在地形开阔地区、网格状城市中长期居住的北方人在定向任务中更擅于使用整体的、环境中心空间参照,而南方人在大尺度空间定向任务中表现出对自我中心参照的更大优势。

除了参照偏好,在错综复杂的路况中定向寻路时,我们常常涉及两种不同的空间参照转换问题,因此转化灵活性也会影响我们的任务绩效。在空间参照的转换方面,研究采用定向接近任务发现北方被试在大尺度空间中由自我中心转向环境中心参照更熟练,这也是南北方产生空间定向差异的主要原因。南方被试在完成需自我参照的定向任务中有更大的优势,但在需要环境参照时较难调用。

针对以上现象,本研究希望通过激活南方被试不习惯调用的环境中心参照以改善空间转换能力进而提升在大尺度空间定向任务绩效。通过建立东南西北的确定地标,来激活环境中心参照,实验发现对南方的被试进行环境中心参照的激活后,虽然会牺牲反应时,但能显著提升空间定向任务的正确率。在现实中完成导航定向时,用户经常在十字路口犹豫方向选择,据研究团队的实验结果,在连续路口导航设计时,最好能够结合第一视角突显并强化用户所在位置四周的醒目的标志建筑物,通过激活用户的环境中心参照提升导航定向正确率。

无论你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或者身处其他文化背景,我们都可以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导航定向差异来更好地沟通、尊重和理解彼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风格,而这种多样性正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这个共享地球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探讨、学习、尊重和欣赏各地文化的独特之处,构建一个充满理解和包容的世界。

(转载:心理学报)

    Baidu
    map